NEWS

企业要闻

【人物通讯】世界高坝上的机械达人
——记机电设备分公司拉哇机械队
来源:机电工程公司 作者:章鑫淼 摄影作者:黄碧云 时间:2023年11月2日 文字大小:【      

金沙江自古是边远之地,上连雪山江源,下接巴山蜀水,全程超过3300米的高度落差,凭借其蕴藏的1.12亿千瓦水能资源,成为一座座大型水电站的“摇篮”。

奔腾着,咆哮着,金沙江畔迎来了一群机械达人。

“青峰壁立水云间,南下金沙直北还。”而今,耳边回响着的不再是当年的马蹄声、红军赶路的脚步声,而是世界级工程拉哇水电站施工机械的轰鸣声、项目现场的人声鼎沸。

砥砺前行才是拼搏

拉哇水电站大坝为目前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,大坝填筑总量1600余万方,施工工期仅28个月,高峰期月填筑量达百万方以上。2022年4月,拉哇水电站大坝工程机械队正式挂帅出征。

目前,拉哇水电站大坝工程施工现场,共有二十余台推土机、压路机、搅拌站、装载机等各类设备,四十余名管理人员、各类设备操作手、专业修理人员等,团队平均年龄32岁,年轻而充满朝气。

拉哇水电站地处高原地区,因海拔高达近3000米而使其自然气候极为特殊复杂,骤变的气候环境使现场施工人员、机械设备皆容易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疲惫现象。

人员在高原上能承受的劳动强度不足平原地区的60%,对人的体能消耗是非常大的考验,人员的工作持续性和工作效率都会变差。同时,高原上设备也降效明显,机械发动机性能会急剧恶化;另外,地处甘孜州偏远地区,交通运输非常不方便,收发零配件的周期过长,设备维修成本较高。

为确保安全、有序、高效完成大坝填筑施工任务,面对时间紧、任务重、24小时不间断施工等重重困难,拉哇机械队充分发扬“缺氧不缺精神、艰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”的高原精神,克服层层障碍,保证人员、设备不掉链子。

使命如山方为重托

“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,氧气吃不饱”是高原环境的写照。

恶劣的自然环境,望而却步是常态,但机电设备分公司机械小分队的脚步却十分坚定。他们奋楫笃行,履践致远,在工作中增强能力、锤炼作风。

推平碾压,大坝填筑,对于整日与机械为伍,与机油作伴,曾战斗于各个大坝的机械操作老手,本不是难事。但是在高寒且缺氧的高原上,“机械之路”更显漫长,背负的责任与担当也更为沉重。

堰顶海拔2597米,围堰高度47米,总填筑量130万方。机械达人们跑步进场,克服施工条件复杂、设备售后服务不能及时跟上等困难,确保推土机、压路机等重要施工设备正常运作转。

张晨是拉哇机械队队长,作为95后他却管理着一支近五十人的团队。他冲在前线,以身作则,不论白天黑夜,不管上班下班,只要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他的身影。全队上下无不称赞一声“我们的队长年龄虽不大,本事可大着呢”。

2023年9月12日凌晨,正值大坝填筑高峰,张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刚睡下,突然又接到现场带班人员电话,推土机出现故障,当时上坝车辆如车水马龙,现场推平任务刻不容缓,设备必须马上进行修复。面对紧急情况,张晨迅速召集几名修理骨干,带上工具赶赴现场抢修。经过快速故障诊断,发现推土机油管爆裂,一时半会无法修复。张晨一方面带人彻夜抢修,另一方面及时协调所有上坝车辆。直到第二天晚上,设备才修好,此时,他已经带领队员连续工作了26个小时。

工作之外,他化身大哥哥,事无巨细,队员生病了,他把连夜买好的药送到队员床边,倒上一杯开水,真心地关心队员呵护队员,对每一名队员的情况熟记在心。

拉哇机械队副队长朱继红、张兆虎都是拥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推土机操作师傅。他们一专多能,负责大坝填筑施工管理,同时兼顾现场安全管理。此外,他们还倾囊相授培养了像何林泽、杨鑫鑫、王登凡等一批优秀的推土机操作手。

拉哇机械队副队长翁帅军是优秀的机械修理工,带着修理班的四名队员,凭借着一双双巧手,让“瘫痪”的设备又快速运转起来,深患“重疾”的设备神奇的起死回生。修理恢复的一台又一台的设备,为大坝正常填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
修理新秀台亚辉、李优优、燕金龙三名00后年轻人,在翁师傅的带领下,也是进步飞快。“既然选择了这行,就要学好技术,干好本职工作”,朴实的话语,却有着强烈的责任感。

毛文兵、王平、王登凡、台凯飞、胡事达、黄忠元等等,一个有经验、懂技术、善管理的机械团队,与日月为伴,与山河为友,夏天的烈日、冬天的雨雪,陪着他们用脚步丈量这条“机械之路”。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风霜,时光填满了十万八千生态绿色梦。

初心如磐坚守一线

因为有梦,所以壮志满怀;因为坚守,所以锐意进取。

从难度极高的大江截流之战、迎难而上的围堰建设、大干热潮的基坑开挖,到如今正在进行的大坝填筑,拉哇水电站建设的每一个重要环节,都有他们的身影。

拉哇机械队紧跟数字化、智能化脚步,为解决大坝填筑工况单一、强度高、质量要求高的问题,其碾压设备均采用无人驾驶压路机。该设备能够对作业面上行人、碾压机、运输车、料堆等障碍物的精准识别并进行有相应安全距离的避障,且可以满足雨雪雾天气、高寒地区、全天24小时作业的需求,有效降低安全事故。“自从工地采用无人驾驶压路机后,白加黑全天作业完全不在话下!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无人作业真的就来到了我们身边!”在项目的操作手们如是说道。同时,通过无人化操作进行精细化施工,能够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漏压或者过压问题,提高施工质量、节约施工时间。

推进无人施工方式已是共识和目标,是工程项目施工操作和管理的方向和趋势。无人驾驶压路机系统利用数字化施工科技力量,把劳动力从高强度作业中解放出来,为项目施工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。拉哇机械队无人驾驶压路机是日前公司规模最大、数量最多的无人驾驶压路机集群化作业。未来,机电设备分公司将继续扩大无人化精准作业技术的应用范围,提升其产业化程度,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
“道虽通不行不至,事虽小不为不成。”接过先辈手中的大旗,继承先辈的匠心奋进,他们以不甘平庸的钻劲,默默奉献的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战缺氧、越峻岭,他们扎根一线,艰苦奋斗的情怀镌刻在雪域高原。

尽责任、履担当,他们甘于奉献,初心如磐的坚守书写着无悔青春。

【责任编辑:韩佳福】

【打印】【关闭】